千年莫高窟里,究竟藏有多少惊人秘密?
编辑:爱塔传奇 来源:中国古建筑网 发布时间:2017年10月12
开多少工资你愿意干?多少都不干...但是还真有这么一群人,拿着顶少的工资,干着顶辛苦的事儿。虽然现在的工作条件不像以往那么差,但是他们却愿意放弃家庭的温暖、更高的工作待遇,更好的生活条件,不远千里跑到大西北,守护一堆文物。我知道敦煌里包含着几千年的文明,但这得是多大的热爱啊?!说实话,我有点不是太能理解。一直到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敦煌背后的历史,和那些沉重的往事,才发现用“热爱”这个词,根本不足以形容他们对敦煌的心情。莫高窟流失的典籍文物不是任何个人的责任,而是我们对历史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。
也有人说,外国人掠夺了敦煌的文物,但至少现在这些文物保存了下来,还保存地很好。因为它们流落到了世界各处,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敦煌,看到了中国文化。不然,谁也不知道这些文物能否躲得后来中国的种种事变。
对我们来说,这也是一种宽慰吧。
但历史终究是历史,流失在异乡的和遗失了的文物都已经回不来。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,并且能够通过行动,帮助敦煌的文化长久而完整地保存下去。虽然莫高窟里保存的文物,再不会被谁抢走,但这些千百年来的壁画、佛像正在随着时间、气候、人为等原因一点点地消失...为了让这些文物不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,出现了那群一心守护敦煌的人。早期守护敦煌的这群人里,最让人唏嘘感慨的,应该就是被称为“敦煌守护神”的常书鸿了。当年,他和妻子陈芝秀都在巴黎留学,他学油画,妻子学雕塑。两人也算门当户对,志趣相投。没想到因为偶然在旧书摊上,看见了一本伯希和编著的《敦煌图录》,从此改变了他的后半生,像块磁铁般,被吸在了敦煌上。从本质来说,他俩的追求是冲突的。最后,实在受不了的她,抛下了丈夫和一双儿女。
在这种足以令任何一个男人崩溃的情况下,常书鸿却依然守在敦煌,做着他平常的工作。
这些守护敦煌的人,不只是我们想象中拿着笔画画就够了,有点医生像给人看病,归纳了石窟的多种病症类型,起甲、酥碱、粉化、空鼓,还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疗方案。所以对这群敦煌守护者来说,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时间赛跑,因为石窟里的壁画受天气、水分、风沙、光照等影响,任何一点环境变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。那来自于美的触动,让一代代的学者激发起了流淌在血液里的热情,用超出想象的坚韧,将这些价值传达给更多的人,这本身,也是敦煌艺术的一部分不是么。他们对敦煌的心情,绝不止是热爱。“热爱”这次词,有时候太自我了、太随感觉了,如果没有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,又怎么会在敦煌一呆就是五十几年。当你想象古人描绘壁画时的虔诚模样、想象后人发现它时的满眼惊叹,想象一代代学者修复保护它时的炙热心灵,情怀和历史、艺术与生命,必能激荡起你内心深处窒息般的震撼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