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威市长城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
编辑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年5月7
长城是当今世界上最宏大的历史文物,历史悠久,内涵丰富。它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、改造社会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的,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,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方面历史发展的轨迹。我国长城的修筑源远流长,可以说长城的修建基本贯穿了我国整个的文明时期。基于前期长城资源调查的成果,古浪县境内长城资源丰富,县境内共有长城墙体54段,墙体总长度150843米,烽火台103座,关堡2座,相关遗存2处。并且古浪境内的长城保存情况相对较好,特别是在泗水镇的光丰村、光辉村和圆墩村的长城,墙体保存连续完整,雄浑壮观。
古浪境内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。汉长城筑于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年)以后,汉武帝为巩固河西走廊边陲安定,修筑了令居(甘肃永登)至酒泉连绵数百公里长城。沿长城设障、塞、烽燧和壕沟。古浪境内的汉长城南接天祝,北连武威黄羊河,总长约78千米,仅部分地段保存完好。
明长城筑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,由达云修筑,荆州俊督建。在县境西起泗水镇铧尖滩汉长城,经土门、西靖、大靖,止于阿巴岭堡之双墩,长达110千米。明正德年间,在加固县境内汉长城时,从汉长城经过的古浪河东岸(今土门镇保和村一带)新筑一道长城,沿古浪河东岸北下,经下西湾、贾家后庄,到胡家边东折,再经任家庄、朱家西滩、宁家墩、朱家庄、马家庄到青石湾闇门,同汉代壕墙相接,全长12.5千米。
上篇:
下篇: